人际关系技能:交朋友 | DBT精读
【症状网络DBT精读,是为了结合创伤与个体赋能的视角,使DBT的内容更加适用于中文语境中的精神疾病的康复者】
本文共12000字,作为人际效能系列的第二篇,这部分内容在Marsha的版本中侧重于在美国情境下派对情境中的闲聊型社交,而在其它文化中,可能只保留上一篇人际关系效能详解的部分。交朋友这部分在许多版本的DBT中直接删除了,还有一些版本的DBT保留了”结束一段关系”,多个版本普遍加上了“注重边界”。但是对于DBT工作的受众来说,交朋友这个议题相当吸引人,有些来访可能遭遇校园霸凌很早就脱离社会与人类保持着疏离;有些人虽然不断能到处认识许多新的人,但是很快就会和人们关系破裂;还有些人持续待在一个封闭的虐待的关系中难以脱离;还有些人被困在孤独中。
交朋友没有普世的标准,本文试图结合DBT中Marsha版本的内容、其它DBT版本的内容以及文化研究与神经多样性视角,共同探讨与交朋友相关的知识。本文中的交朋友的范畴并不涉及“亲密关系”,较接近于“公共生活”。
由于DBT之中相关内容较少,本文仅仅“在陌生环境中认识人”与“加入正在进行对话的团体”出自经典DBT,其它标题为结合了孤独症社交干预、精神分裂症社交技能训练以及人本主义内容后的讨论。
写在前面:如何界定朋友
这个问题关乎交友技能及其带来的个体接受度。我们的来访者中,有人将朋友定义为所有能友好交谈的人,这种关系可能并不亲密,仅仅是见面能打招呼的邻居。另一些人则因对朋友概念的不安全依恋,即便身处极度依赖的融合性关系中,也不愿将其视为朋友,也不愿意将朋友界定为点头之交。
在此,我借鉴了布根塔尔《心理治疗的精进》第二章中的“沟通层次模型”。
最外层是“正式场合”,主要涉及需主动讨好的有权势之人,如会议、工作场合或饭局。此时,社交高度依赖于所属文化的礼仪规范。(延伸阅读:隐形规则|一些重要规律)
第二层是“关系维持”,主要是简单的问候,关注外在事务,可能包括例行公事的玩笑、谈论他人或拘谨的问候,通常不涉及个人隐私。
第三层是“标准沟通”,这是日常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它在个人形象与内心体验表达之间找到平衡。此层次的对话真实但有限,常见于长时间共事的同事间,既非第一二层次的生硬问候,也非第四五层次的深情交流。人们能轻松地进行对话,同时根据个人需要混合私人与工作话题。
第四层是“关键时刻”,指的是对个体产生深刻影响的感受和对话,是转变个体的关键时刻。这一层次的出现会带来个体的变化。
第五层是“亲密关系”,几乎不关注关系维持。个体容易接受对方的一切,即使对方有瑕疵,也鲜有离开的念头。
根据此模型,我们将“交朋友”技能分为两个层次:(1)标准交友技能:涵盖正式场合、关系维持及标准沟通;(2)亲密关系技能:涉及亲密关系知识、边界设定及结束关系的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Plutarch曾言:“友谊的本质是善意、宽厚与美德的结合,自然界中无出其右。”他笔下的“友谊”似指亲密关系层面,而本文所提的交友技能,更偏向于“参与公共生活”。
在陌生环境中认识人的技能
在陌生的环境中,与他人建立联系是一项重要技能。
部分成员可能会质疑:“为何我们要遵循这些交友方式?”确实,我们并非总是需要交朋友,但当我们在陌生环境中希望突破人际关系困境时,这些技巧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指引。包含以下四条技能:
1.寻找接近的人:好感往往源自熟悉感。如果彼此有共同特征、经历,同班、共享爱好、常去同一地点、同属一个社群,都可能更容易拉近距离。
2.寻找相似的人:朋友间往往存在共同点。许多人倾向于与兴趣或态度相近的人交往(如政治理念、生活方式、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因为这样可以相互分享。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助于与他人建立联系。
3.运用谈话技巧:详见下方加入正在进行对话的团体部分技能。
4.适度表达欣赏(Express platonic feelings for your friend):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似乎也欣赏我们的人。因此,适度表达对他人的好感有助于增进彼此的好感。但需注意,应避免过分讨好或卑微,可以称赞他人,但不必过分夸张。在认识新朋友时,不应表现得过分期待从对方那里获益。
练习:寻找朋友并让他们喜欢你
列出两种你可以轻松与人互动的场景。
列出两种用你可以找到与你态度相接近的人的场景。
列出你近期练习加入的团体谈话的次数,你如何找到你可以加入的团体?
描述你已经为了交朋友而做的所有努力。
描述你某次场景中为了加入一段团体对话所做的所有努力。
描述你某次场景中为了拉近与别人的距离所做的所有努力。
这些努力涉及本文中提到的哪些技能?
按照实际情况,列出所有可以找到潜在朋友的机会。如果需要更多支持,列出可以咨询谁?(例如朋友、家人、网友、咨询师、老师、人工智能等)
加入正在进行对话的团体
适用场合:在排队、聚会、学校、心理团体、旅行或是公司。自闭谱系儿童社交训练中也有包括发起一段社交、加入一段社交、维持一段社交以及结束一段社交的能力训练。(延伸阅读:邹小兵社交发展阶梯⑥:能应付种种社交状况了!(内含训练参考手册))
Marsha在辩证行为疗法手册中指出,如果我们总是等待他人主动接近,就难以交到朋友。为了交友,我们需要采取主动。首先,要判断一个团体是否接纳新成员。
第一步、区分一个团体欢迎新成员还是排斥新成员
欢迎新成员的团体(In open groups):
人们相对独立,保持一定距离
会四处张望
对话时常中断
讨论的话题是大家都能参与的。
不欢迎新成员的团体(In closed groups):
人们关系紧密,几乎没有距离
只关注彼此
对话很少中断
成员之间似乎已形成小圈子
讨论:在加入新团体时,人们可能在关注什么?一是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人;二是识别团体中有话语权、受尊重的人;三是寻求能链接资源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目的,不清楚要交哪些朋友,了解自己的兴趣很重要。可以先在线上了解。
讨论:上述方法是否只适用于西式派对?是否有更适合国内文化的方式?例如国内的社交可能以饭局或是会议为主,往往较西式派对更注重权力高低。
讨论:少数群体与创伤吸引。有时候少数群体以及一些相似特质的成员能迅速相互吸引并聚在一起。(延伸阅读:让你上头的不一定是爱情,更有可能是创伤吸引)
第二步、加入一个团体对话的话术:
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观察在场哪些人可能对你较为友善。在对话间隙,站在看起来友善的人旁边,礼貌地说:“我可以加入你们吗?”这样既不会粗鲁,也不会打断他人。
专注倾听别人正在进行的话题。
等待到对话中有人停顿时,询问一些基于别人正在进行的话题相关内容的提问或是补充新的相关信息,借由你提出的话让别人感觉到你对别人的专注。
借着:1.提问;2.补充相关信息;3.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见;4.总结反馈方才对方说的内容来进行对话(这里还可以参考一些叙事治疗里面的内容?)
应避免的加入方式:
逐渐靠近团体,可能被误解为偷听
主动帮人倒饮料或分食物,可能对方不需要
在旁边等待插话,可能显得鲁莽
主动自我介绍,可能打断对话。
讨论:网络社群中常见的交友。当前网络社群的社交与线下社交同等重要,以下总结了一些网络社群常见的社交模式:
在社群中积极讨好社群中有权力且核心的成员,很快就能和别人熟悉起来,但是有可能会在快速熟络之后关系不持久;
同上,但是很快融入这个社群,关系持久;
纯围观,社群作为人脉积累和观察场所,不加入谈话;
在社群中观察,可能会添加个别的人,私底下联系,几乎不在公共社群中发言;
在社群中与成员产生冲突,有可能产生冲突的过程,反而会有一些人加ta私聊,反而和一些人熟悉起来。
维持对话的原则
灵活运用闲聊寒暄:这是打开话匣子的好方法,尤其在职场中,与不熟悉的同时领导维持关系和标准沟通时,掌握一些寒暄技巧能让人上班不再尴尬。(延伸阅读:职场之道 | 与领导独处尴尬?寒暄大法让你秒变“社牛”!)
与对方差不多程度的自我揭露:自我揭露主要是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在对话中,与对方保持差不多程度的自我揭露是很重要的。披露过多或不当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适。自我披露的目的要明确,如果是为了消化自己的经历或寻求帮助,可能需要在对方也愿意聆听时会更详细地讲述前因后果;而如果只是为了维持标准沟通,则不需要那么深入地自我暴露。自我揭露的这些标准在不同亚文化中可能有所差异,并且需要考虑到神经多样性进行调整。
避免打断他人:在对话中,尊重他人的发言权至关重要。一个话题还没有结束时,不要急于抛出新的话题。有些人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话题时可能要不就是沉默要不就是会倾向于打断现有话题,直接引入自己的话题。除非这个人在集体中非常有影响力且受到大家的欣赏和崇拜,否则这种行为很容易让别人感到不被重视或“自我中心”。然而,在兴趣团体中,这种行为可能相对更容易被接受。
“有来有回”原则:这类似于ASD社交训练中的“打乒乓球原则”。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给予回答,并避免使用简短的封闭性回答。同时,也要基于对别人的关注向对方提问。当别人分享完事情后,要给予回应。如果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这样做可以保持对话的流畅性和互动性。
一、运用深度访谈法:可以使用深度采访的技巧和陌生人聊天。有成员提出在一开始不擅长社交的时候,可以请“社交教练(social skill coaching)”,让对方一对一指导,可以找社交技能较强,自己也比较认可对方沟通方式的人,与对方交流社交方式,让对方当你的社交教练,给你提供具体社交场景中ta的观察以及建议。
延伸阅读:
二、动机访谈法:动机式访谈法(MI)的4个过程和5个核心技能
询问开放式问题
使用开放性问题来深入的思考和表达。这类问题可以让对方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联系。肯定与赞美
识别并赞扬朋友的特定优点、能力和努力,以尊重与认可的态度看待他们。积极的肯定不仅能增强朋友的自信心,也能建立一种支持性关系,帮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反映性倾听
认真倾听朋友的言语与情感,并通过反映对方的观点来鼓励他们继续分享。良好的反映性倾听能够让对方感到被理解,从而提升沟通的深度和有效性。(延伸阅读:反映式聆听)摘要与整合
在对话中,将朋友的观点和情感进行整合,像一个信息的篮子一样反馈给他们。这种摘要可以帮助朋友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想法,也为进一步的讨论打下基础。建议与反馈
在获得朋友同意的基础上,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反馈。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与朋友的需求和视角相结合,帮助他们在了解的基础上自主做出决策。
三、正念技能:社交中保持正念,对关心全心关注
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全心关注对方。“全心关注”意味着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互动上,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回忆或强烈的意念,这些过去的感受可能会让我们对当前的情境产生羞耻或是嫉妒等有毒的感受,严重干扰我们的社交。
将正念技术应用在人际关系,我们时刻保持正念来对待人际关系。(正念技术)
如果你感觉到在人际关系中,你时常感觉到羞耻,我们时刻保持正念来对待人际关系。回顾一下正念模块“观察、描述、参与”的内容(正念技术),用在人际关系中。
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去关注你身边的人,去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调以及用词,观察他们在交往中的情绪和状态 当你和别人交流时保持专注,不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当别人说话时,活在当下,而不是计划接下来要说什么 如果察觉到注意力回到自己过去的某些回忆中,重新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正在进行的社交互动中 对他人的新信息保持开放和好奇 如果察觉到自己有评判的想法,对正在进行的想法和感受保持警觉,留意自己的感受以及需要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试着去悬置它们 放弃自己是永远正确的想法
用描述性的语句代替评判性的词语 在没有核实事实的情况下,避免猜测别人对你的看法,如果留意到自己的评判,去描述这些评判(人永远不会知道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可以了解多种可能性,但是不去把其中任何一种当作是别人真实的想法) 避免质疑别人的动机,除非正在他人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即便在探讨,也要避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
投入到与他人的互动之中 顺其自然,而不是试图掌控关系 融入到团体活动中并且参与对话
讨论:如果社交中不全心关注会怎么样?如果不全心关注他人,你可能会错过对方传达的信息,让对方感到困惑或难受。你也可能会忽略令自己触动的细节,直到它们累积成难以控制的强烈情绪。在互动中,你可能会表现出令他人感到恐惧的行为,或者突然发现对方出现强烈的愤怒或回避,而这些其实早有端倪,只是你没有去留意。
讨论:有些人可能从小就需要将注意力投注在他人身上,而有些人则不需要,还有一些孩子在家庭中,只有表现出优秀而自我中心时才能获得照料者的青睐。对于某些儿童来说,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关注自我中心的养育者,而只能接受到很少的关注。我们遇到这种关注不对等的时刻,我们不应该去谴责那些自我中心的人,而是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建立稳定的内核,同等地安抚自己。
四、认可技能
如何认可?
1.带着兴趣而非空洞地关心他人,不要一心多用;
治疗师可以罗列出一系列的阅读理解题,给出很多情境,让成员们在刷题的过程中初步地掌握认可的概念。掌握概念后再进一步回到现实的案例中。
练习认可
给出一个社交场景的阅读题(可以放一些电影片段、短视频或是成员的生活事件),然后分析以下问题:
1.在这个例子中,你注意到了哪些类型的无效认可?
□一个人被忽视了
□想法和感受不被理解
□一个人被误解了
□一个人得到了不敏感的、迟钝的回应
□一个意图被曲解了
□当前的事实被驳回或否认
□一个人被不平等或低人一等地对待
□一个人受到敌意的评判或对待
□其它:
2.什么类型的认可可能会帮助到故事中的人?
□被用心观察
□被认真对待
□不加评判地被倾听
□听取她所说的话的总结,或者被要求澄清
□“用心解读”她的情绪
□听到她的想法和情绪在她所处的环境下是有意义的
□听到她的想法和情绪可能对任何人都是有意义的
□被有能力的、平等的对待
3.思考在故事中的每个角色可以如何以更加认可的方式回应对方,写下你的想法(这有助于清晰、具体,并在未来能够记住认可技术)。通过大声朗读、读给别人听、或者角色扮演来练习这些陈述,并询问对方的感受。
3.1写下这个故事中角色A对B的认可性回复:
3.2写下这个故事中角色B对A的认可性回复:
3.3激活智慧心,试着从智慧心的角度进行A的内在对话,写下这个故事中A对自己的认可性回复:_________
在练习的一开始,给出这样的回复可能会令人感觉到很困难,不知道怎么开始,可以使用人工智能辅助,然后让成员对人工智能给出的对话给出角色扮演,再探讨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对人工智能给出的内容进行修改。
备注:在社交情境中我们不要去追求100%的完美,绝大多数的人不会完全按照这个来,只是知道有这些方面要察觉。如果是看电影电视剧,剧中可能为了戏剧冲突会需要放很多回让情绪和冲突升级的内容,如果平淡的交流戏剧就进行不下去,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不好的,可能会学习到这类冲突的方式。有人提到文学作品中对于表情的描述最好不要拿来学习日常交流。
一、超越消极被动和强势
消极被动有时候似乎是安全的,你在顺应别人,看似维系了彼此的关系,但是长远看来是灾难性的。如果你长期屈从于别人而放弃自己的需要,心理会产生挫折感和怨恨,最终让关系变得令人痛苦,你可能会愤怒、沮丧和逃避,这段关系导致你无法忍受,以至于你必须摧毁这种关系以停止痛苦。消极被动常常看起来顺从,但是其实个体已经出现许多被动攻击的行为自己没有办法控制和掩饰,已经破坏了关系并且让四周人对你感觉到戒备和恐惧。
自信训练中识别“passive”和“agressive”:自信训练反内耗详解
强势或咄咄逼人会令你四周人的人屈从进而回避你,开始掩饰他们的想法,也会令其它不熟的人感到不想接近你。咄咄逼人可能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强烈的对错感,觉得事情应该就是怎么样的,你感觉到那样发展你看不下去。第二是希望借由控制达到期望的结果,害怕对方变心或是伤害你,所以你要控制关系的走向。
这两种情况都会带给自己与他人痛苦,要解除这两种情况,要培养稳定的自信,以达到交往的目的、设定限度,也能就矛盾冲突进行和谈而不是造成愤怒情绪或是自我强迫感。
二、需求相互冲突
在关系中时候各取所需,可以相互陪伴、娱乐、平静、安宁。但是当有一些事情上,双方的需求相互冲突,双方都没有办法让步的时候,麻烦就来了。如果双方的需求满足不平衡,关系就会不稳定。
察觉到自己的需求,自己尽可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在关系中表达与协商自己的需求; 留意并且弄清楚对方的需求; 和对方谈谈,在双方的需求上协商或是让步; 尽可能满足对方的需求(同时也满足自己的需求)。
讨论:自伤的孩子与自伤的家长。“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牺牲了太多”作为隐匿的社会中的家长的受虐倾向。
三、想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平衡
若过度聚焦于“应该为对方做什么”,虽出发点或许是好的,却也可能并不真正符合对方的需求,反而给自己平添沉重的心理负担。长期累积之下,这种压抑感可能会让人产生逃避的冲动,而对方也没有感觉到领情。
此外,有些人还会受限于“社会的刻板印象”,认为在一段关系中自己应当遵循某些既定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可能源自成长过程中的道德教化、视频媒体或影视作品的熏陶,使自己不自觉地扮演起社会期待中的“老好人”角色。这种做法虽看似高尚,却往往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可能忽略了自身和对方真实的需求与感受。
练习:识别从原生家庭带出来的不良社交阻碍
漠视:传递给对方“对方的要求或是感受是无理的、不重要的。” 抽身而退:“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就离开”,由于人们对于被抛弃的恐惧会趋势对方做出牺牲来避免被抛弃。 威胁:直接的威胁,或是若是达不到就反复爆发情绪让对方不得安宁。 指责:什么事都归咎于他人,去证明责任在对方身上,然后让对方去解决。 轻视:让对方察觉到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是劣等的。 让对方感觉到内疚:强调对方对自己的伤害以及责任,让对方负无限责任。 转移话题的重心:不谈论对方的事,而是谈论自己。 剥夺:达不到条件就反悔某些与对方的支持或是约定。
一些中国文化中常见的缺乏边界感带来的伤害:人际关系痛苦的根源,是因为你被越界了!
2.识别自己的身体边界与情感边界:你首先明确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以及什么是“可以”或“不可以”。同时,我们也要留意身体和情绪的边界。身体的边界意味着你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包括选择吃什么、运动多少、休息多少。而情感的边界则定义了自我,以下行为会伤害情感边界:嘲笑、蔑视、坚持从众、评判、任何形式的虐待、抛弃、威胁或不安全感,这些都会威胁到个体的自我。
建立边界感:建立边界指南——你其实不用“高情商”的说“不”
一些有边界感的态度:你再越界我会反击!16件建立边界感的小事
社交过度刺激与神经多样性的边界:A&创伤&高敏| 筛除“噪音”、建立边界、保有能量
讨论:有时边界感被视为疏离。我认为,在亲密关系中,边界感的核心在于关系中的对等。同时,边界感强并不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冷漠和孤独,同时也意味着较少去向他人输送情绪、较少剥削以及攻击。
练习:在关系中给自己加油
想要或需要别人的东西是可以的。 我可以选择向别人要我想要或需要的东西。 如果我没有得到我想要或需要的东西,我可以忍受。 有人拒绝我的请求并不意味着我一开始就不应该提出请求。 我可以努力并有效地行动之后仍然达不到我的目的。 在“小事”上维护自己和“大事”一样重要。 我可以坚持我的权利,仍然是一个好人。 我有时有权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使我可能给别人带来不便。 别人可能不自信并不意味着我不应该自信。 我可以理解和认可另一个人,但仍然维持我的目的。 没有哪条法律说别人的意见比我的更有效。 我可能想取悦我关心的人,但我不必总是取悦他们。 给予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在这个世界上也是一个重要的人。 如果我拒绝帮别人的忙,并不意味着我不喜欢他们。他们可能也会理解这一点。 我没有义务仅仅因为别人找我帮忙我就必须答应他们。 我拒绝别人并不代表我是一个自私的人。 如果我对某人说不,他们生气了,这并不意味着我应该答应。 即使别人生我的气,我也能自我感觉良好。
以下有一些自我赋能的句子,如果你需要,你可以选取一些自己喜欢的,打印下来贴着或是自己念一念,或是结合到正念冥想中去使用。
https://www.proflowers.com/blog/empowering-quotes
前面虽然提及了许多规则,但关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模样,或许并无定论。我们可以借鉴人本主义中的助益性人际关系概念,它指的是一种能让各方都得到治愈、激发与成长的关系。助益性人际关系包含三大要素:真诚透明、接纳与共情。
我是否能以某种方式成为他人眼中诚实可靠、值得信赖、始终如一的人?若能做到,我便是一个统一、完整的人,能深刻实现真正的自我,而这种真实性也会赢得他人的信任。 我能否将我的真实存在清晰无误地传达给他人?在关系中,若能做到真诚透明,双方都不隐藏重要情感,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将促成一种助益性的关系。 我能否体验到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如热情、关怀、喜爱、欣赏、尊重?罗杰斯指出,职业化可能让人保持距离,避免因信任而失望,但人际关系中,至少在某些阶段,若能学会不带防御地关心他人,安全地建立深入联系,便是巨大成就。 我是否足够坚强,能独立于他人?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若有必要,我是否能主动表达并区分自己的情感与他人的情感?独立使我能够深刻理解和接纳他人,而不担心失去自我。 我是否内心足够安全,允许他人独立于我存在?是否允许他人成为真正的自我?无论他如何,我都能给予他生存的自由?优秀的治疗师会耐心与当事人互动,不会干涉其独立发展。 我是否能设身处地、不加评判地理解当事人的情感和意义世界,捕捉其经验的意义,包括已意识到的和隐含的、朦胧的甚至看似混乱的部分?将这份理解传达给当事人,比直接纠正更有帮助。 我是否能接纳对方展现的一切?是否能感受到他的自我?是否能传达这种真诚态度?若被某些情感吓到,必须学会接纳这些经验。 在关系中,我是否足够敏感,使对方不感到威胁?若能让当事人在关系中感到安全,他便能开始处理自己的内心冲突。 我是否能让他免受外在评价的威胁?我们常处于外在评判之中,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评价都具有威胁性。避免评判,让对方意识到评价的核心和责任在于自己,他的经验意义和价值应由他自己负责。 我是否能与一个人真正平等对话?肯定他人意味着接纳其全部人格,确认、理解、尊重他。若将他人标签化,视为固定不变的客体,便是支持了狭隘的假设。
讨论:如何看待在一些有毒的环境中,试图理解他人想法并不适应环境,会在环境中被他人剥削利用?这样的结构是我们工作中面临的。在这些关系中建立关系非常困难,并且由于长期在剥削性关系中生存下来的人的种种特质,可能会很难与一些安全成熟且互惠互利的个体建立起关系,因此最后四周熟悉的人都是具有相似困境的人。
讨论:神经多样性的友谊
参考小红书用户“一只深海鲸鱼”关于“阿斯伯格人士与NT(神经典型人士)如何正确交友”的分享,有许多神经典型人士出来反驳,认为这样的交往并不算是真正的朋友。
这些指导对于那些积极想要拓展社交的神经多样性特质人群来说尤为重要。在交友的初期,他们可能会混淆“有回应”与“成为朋友”的概念。由于极度渴望得到回应,他们可能会对“能和自己聊得来下去”的人产生强烈的亲近动力,但若是区分不了对方只是出于基本礼貌还是真的对自己感兴趣,很快对方便感觉到恐惧厌烦,有时他们会摆荡在两种极端:一是回避社交,选择沉默;二是过度努力社交,却很快得罪整个社群,进而被排斥。(延伸阅读:隐形规则|一些重要规律)
也有人提出,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即使在亲密关系中,对方也不会愿意一直听取负面情绪或持续谈论自己的看法而不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对于助人者与受助者而言,如果受助者总是向助人者倾诉,也可能导致助人者感到耗竭而疏远。
有一种说法是,当阿斯伯格人士相遇时,就像是散落在世界上的亲人一见如故,沟通非常顺畅,彼此无需刻意隐藏也能理解对方。这种现象常见,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许多社群中,都能看到AS之间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可能始于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发现那个“不让自己反感”或“让自己感兴趣”的人。这背后可能有许多未察觉的非语言信息在起作用,如相似的语调、理智化的语言模式、孤独的身影、有共鸣的穿着打扮、对模式的的爱好衍生出的生活方式、对自己格格不入的感慨以及对技术热爱的相似思维等。(延伸阅读:学术快报 | 孤独症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易莉课题组最新研究揭示孤独症特质群体的神经多样性)
不伴AS的BPD(边缘型人格障碍)与不伴BPD的AS之间的亲密情谊也不罕见。在良好的情境下,对于BPD而言,AS的自我关注以及对社交信息察觉低的特质可能让他们感觉不会被评判,从而提供一个安全的关系。AS相较于其他人更可能较少察觉到BPD极度不稳定的情绪和与众不同,因此较少受到BPD情绪的牵动。然而,BPD的依赖与讨好行为可能会让AS感觉BPD是世界上唯一愿意陪伴自己的人。受到AS的影响后,BPD可能会更少地将注意力放在社交上,而更多地关注技术与理论方面,这有助于减少BPD在人际关系上的痛苦。
但在不良情境下,有一些报告了以下现象:与AS相处的家人反复感受到自己不被理解和接纳,可能会陷入孤独的纠缠中,即所谓的“卡珊德拉综合征”,家人甚至会陷入一种受虐心态,“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因此开始极力想要改变AS人士,打骂、羞辱或是购买干预服务,但是这样的努力往往又会遭遇到挫折。
在与AS特质的个体工作时,是否有特别的注意点呢?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童话《丑小鸭》,一只天鹅从小在鸭群里面长大,从小与别的鸭子不一样,长大后认识其它的天鹅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天鹅。《小美人鱼》之中,小美人鱼爱上了人类,为了能够成为人类,她忍着巨大的痛苦把自己变成人类,小美人鱼不附带任何条件地爱着王子,虽然最终没能得到王子的爱,但小美人鱼因这份深爱而获得了可以永生的灵魂。这些广为传颂的故事,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AS人士的处境,安徒生本人也被后世认为可能是一名AS人士。
以下为辩证行为疗法的Martin Bohus老师的观点:AS个体长大后可能不知道自己与众不同,周围也没有其他相似的个体,但他们确实与众不同。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应对神经多样性,避免产生羞耻感以及继发性的社会排斥。AS的核心问题是人际交往困难,这源于神经发育障碍,导致他们难以解读情绪,对语言的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可能无法理解象征意义或他人的意图。所以AS人士的世界里充满了误解,他们不愿意与人多相处,社交对某些个体来说就像是恐怖事件。
此外,AS人士还存在感官超敏问题,在团体中,可能就像在震耳欲聋的环境,很难待下去。由于理解上下文语境有困难,他们会依赖仪式感在混乱的环境中生存。如果仪式感被打乱,他们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我们应该肯定他们的努力。但对于成长在“鸭子群”中的“天鹅”,我们需要学习“鸭”的行为处事。作为咨询师,我的角色是训练员,会教你如何理解“鸭”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成为一只“鸭”。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互惠焦虑 《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人行道王国》:街头的生存哲学 《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 生活是一场无形的表演?——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女生之间的友谊就是小心思多。你认同吗? 二十世纪晚期人类学中的亲属关系研究
导读整理
Circle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本科辅修宗教学,博士期间研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毕业之后则更着重于心理咨询与经验结构作为各种精神症状的基础,报了数不清的心理咨询培训班,在康复的视角看待精神疾病的跨学科治疗。non-binary。
先前已有关于痛苦耐受技能是什么的讨论:痛苦耐受技能的意义
痛苦耐受技能的具体详解:痛苦耐受技能详解
全然接纳的哲学基础:穿越虚无的全然接纳
全然接纳的方法:痛苦耐受的核心能力“全然接纳”详解
情绪调节技能: